重庆创建国家级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 两江新区成主阵地
重庆创建国家级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 两江新区成主阵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文静 重庆报道
去年12月,被誉为“中国复眼”的 4部16米孔径雷达在重庆两江新区明月山上,成功拍摄了我国首幅月球环形山地基三维雷达图像,拓展着人类深空观测的边界。
5年前,零壹空间的一枚民营自研商业火箭上天。
2021年,新型智能亚轨道火箭成功发射。
……
这些向太空发出的信号都来自地球,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呼唤。在空天领域,以卫星为接入手段的互联网宽带服务模式成为新基建,好比将地面的基站搬到了太空中,每一颗卫星成为一个移动的基站,最终实现和地面通信网络的融合发展,服务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空天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今年3月,重庆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以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构建空天地一体化、通导遥深度融合的空天信息服务体系,创建国家级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到2030年,重庆市要形成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两江新区发布创新计划
重庆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两江新区是主阵地。
3月下旬,在重庆召开的“明月湖数字经济暨卫星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上,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程文迪发布了数字经济暨卫星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下称创新发展计划),重庆两江新区将推进数字经济和卫星互联网融合发展,到2032年培育上市公司8-10家、独角兽企业20-30家,实现收入万亿元规模。
他表示,两江新区集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联合创新基地、国家卫星互联网产业共同体发展定位,将实施六大工程。
其中,产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将聚焦重庆优势产业,建立央企数字化转型联合创新基地,推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同时围绕产业链打造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实现产融互动。
卫星互联网突破工程将在新成立的重庆数创园里,依托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星网集团)建设国家卫星互联网产业共同体。主要任务包括成立卫星互联网联合创新研究院、搭建通导遥一体化时空大数据平台、建设卫星超级工厂、推进高效规模组网共识等。
“同步启动‘+卫星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导产业、数据、信息三大要素进行融合,实现卫星互联网与智能网联交通、通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物联网等行业融合发展。”程文迪认为,和数据产业相伴而生的卫星互联网产业,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两江新区发布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当天,百度、钉钉、中电数据、九州通(600998. SH)、欧比特宇航科技(300053.SZ)、赛微电子(300456.SZ)、华大智造(688114.SH)、泰格医药(300347.SZ)等200多家企业高管参会,涵盖了卫星互联网、数字经济等领域,首批50家企业签约招商项目。
“当前全市至少有90%的航空航天产业项目落户在两江新区。”两江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截至去年底,两江新区航空航天产业功能区已入驻企业近30家,包括中国星网集团、零壹空间、金世利航材等企业,在航天产业“火箭+卫星”、航空产业“制造+运营+服务”、空天动力“整机+零部件”、高端金属材料“研发+制造”全产业链上为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在“明月湖数字经济暨卫星互联网创新发展大会”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得知,两江新区设立了数字经济(卫星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发起共计100亿元,其中一期30亿元,重点投募以卫星平台及载荷、地面测控、终端研发制造为重点的卫星互联网核心产业,以检验检测、数字孪生、数据融合服务为重点的数字经济产业和以汽车、无人机、船舶定位与数据传输等为重点的融合应用产业。
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卫星互联网主要是指以卫星为接入手段的互联网宽带服务模式。它属于新基建中的信息基础设施。”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总设计师向开恒曾说。
卫星互联网产业链主要由以金属材料、燃料、电子元器件制造为主的上游产业,以卫星发射、卫星研制、地面设备制造和卫星运营为主的中游产业,以卫星应用为主的下游产业三部分组成。
今年3月,重庆市政府发布《意见》,提出发展卫星互联网产业对重庆打造空天信息产业基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到2030年,重庆市要形成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意见》指出,到2030年,重庆市要推动3-5家卫星互联网企业上市,引进培育上百家“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空天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主阵地、原始创新策源地、产业发展集聚地和应用服务新高地。
其中,战略性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的开发是重中之重。重庆市要重点开发核心IP、芯片、模组、终端、智能传感等战略性产品,着力突破智能终端与芯片、通信体制协议、入网认证、应用场景仿真、通导共生定义等关键技术,形成自主可控知识产权体系。
在完善卫星互联网体系上,天地网络融合建设是发展方向,尤其是对数据的挖掘和运用。意见提出,要开展语音、数据等宽窄带接入基础网络服务,建设智能空天大脑,加快数据汇聚,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开展数据增值服务。
数字经济产业在重庆这几年发展如火如荼。
3月9日,重庆数字经济研究中心首次推出的《重庆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指出,自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重庆的数字经济已进入全国第一方阵。该研究中心由重庆社会科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和数字重庆大数据应用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成立。
报告显示,2018-2021年,重庆数字经济增加值保持年均增长16%,高于全市GDP年均增速9.9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7%。预计到2025年,重庆数字经济的总量将超过1万亿元,城乡区域之间数字鸿沟明显缩小。
据程文迪介绍,两江新区80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统筹打造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信息显示、智能终端、软件、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产业集群。该区的数字经济增加值占重庆市的比重已达1/3,软件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约占全市的30%。
来自重庆政府的工作报告提出,到2027年,数字经济的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50%,成为重庆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其中,重庆两江新区力争到时数字经济增加值占该区GDP比重超过60%,高于市里设定的比重。
在培育卫星互联网产业上,重庆市政府提出从芯片设计制造、核心元器件、终端模组、行业应用、数据增值服务、星箭发射制造等产业链齐发力,打造全国卫星互联网终端研发制造基地、空天信息应用服务基地和商业火箭智能制造基地。
目前,在上游金属材料、研究设计等领域,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采用的对构齿轮传动,由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的重点实验室配套;“嫦娥四号”巡视器在月球使用的滤光器由重庆声光电公司制造。西南铝业集团为梦天实验舱和长征火箭提供了大量关键铝合金材料,用于实验舱表面结构和运载火箭的过渡环、转接框等关键部位。
此外,金世利航材、重庆两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也为卫星载荷生产制造提供了原材料。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中,保障航天员出舱专用移送座椅的设计团队由重庆两江3D打印协同创新中心和蕾奥无限未来城市(重庆)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并与重庆三维增材科技公司团队研发攻关而成。
在中游卫星发射方面,零壹空间已形成商业火箭及保障装备的研发、测试、生产、装配等方面的火箭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布局。在卫星研制和卫星运营方面,中国星网集团旗下中国星网应用公司与重庆市共同构建卫星互联网产业体系。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致力于卫星互联网地面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仿真系统建设。
除两江新区外,西部(重庆)科学城是又一个发力空天信息产业的阵地。
今年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与重庆市战略合作重大落地项目——“空间电磁频谱研究院及低轨卫星星座产业化项目签约活动”举行,该项目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
早在去年,中国电信重庆分公司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旗下航天发展(000547)的控股子公司航天新通科技有限公司在西永微电园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5G+工业互联网、科技创新达成共识。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中国星网集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西南铝业等央企和地方大型企业等加入,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重庆,将加快在全国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占位布局。
(作者:文静 编辑:骆一帆)
[中东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