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发展、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供应情况……工信部这场发布会聚焦这些热点
财联社1月18日讯(记者郭松峤)1月18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介绍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在会上透露,我国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后续,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央地协调联动,特别是推动落实车购税、车船税、牌照等有关支持政策。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修订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适时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工作。”
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在会上介绍,2022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2万亿元。
还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供应情况引发关注。田玉龙介绍,截至1月17日,小分子抗病毒药阿兹夫定日产量较元旦前提高148%,达到了74.4万瓶。目前,有创呼吸机日产量比元旦前提高了239%,目前已经达到了生产供应1808台;制氧机4天内日产量提高280%,最高日产量可超2万台。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目前各国发展都比较快,也是减排的重要选择。”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2022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又一个丰收年,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市场规模全球领先。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新车的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5.6%。
二是关键技术有效突破。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驱动电机的峰值功率密度超过4.8千瓦/公斤,最高转速达到1.6万转/分钟,这些指标表明我们的关键组件部件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特别是在激光雷达、人工智能芯片、智能座舱等方面,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突破,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2022年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国内市场销售占比达到了79.9%,同比提升5.4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10的企业集团中我国占了3席,动力电池装机量前10的企业中我国占6席,我们的竞争力和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出来。
四是配套设施环境日益优化。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521万台、换电站1973座,其中2022年新增充电桩259.3万个、换电站675座,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同时我们累计建立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超过1万个,基本实现就近回收。
“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全面市场拓展期,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田玉龙表示,后续,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加强央地协调联动,特别是推动落实车购税、车船税、牌照等有关支持政策。编制好汽车产业绿色发展路线图,修订发布“双积分”管理办法,适时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工作。进一步研究和明确新能源汽车后续的支持政策。
2022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2万亿元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在介绍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进展时表示,2022年,工信部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2万亿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东西南北中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和两个灾备节点全部上线,二级节点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服务企业近24万家,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达到了240余个,其中跨行业跨领域平台达到28个,有力促进了产品全流程、生产各环节、供应链上下游的数据互通、资源协同,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二是“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圆满收官。打造了5个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工业企业应用5G技术提供服务支撑。在汽车、采矿等十余个重点行业建设了4000多个项目,协同研发设计、远程设备操控等20个典型应用场景加速普及,有力促进了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工业5G融合产品日益丰富,模组价格较商用初期下降了80%。各地掀起了5G全连接工厂建设热潮,加速5G向生产核心控制环节进一步深化拓展。
三是赋能行业转型呈现千姿百态。针对产业共性需求,打造了一批应用推广服务载体,培育了“低成本、轻量化”的解决方案,降低了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聚焦各行业特性,制定推广钢铁、电子等10余个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指南,引导行业企业因业制宜、因企制宜开展工业互联网应用。破解短板弱项,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关键技术产品攻关和产业化,发布了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赵志国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各部门、各地方扎实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确保各项工作圆满收官,研究制定促进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用好用足财税金融相关政策,加强产融合作、产教结合,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截至1月17日,小分子抗病毒药阿兹夫定日产量较元旦前提高148%
在回答关于当前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供应情况时,田玉龙表示,截至1月17日,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两类重点解热镇痛类药在连续17天保持2亿片产能的基础上,目前已累计供应51.4亿片,可以充分保障用药需求。
“医疗器械设备方面,随着重症救治医疗资源需求走高苗头显现,近期工信部及时将工作重心聚焦到‘防重症,保设备’。”田玉龙表示,截至1月17日,小分子抗病毒药阿兹夫定日产量较元旦前提高148%,达到了74.4万瓶,日产量水平大幅度提升,可以满足当前医疗机构重症患者以及后续收治重症患者的用药需求,药品产量和产能大幅提升。目前,有创呼吸机日产量比元旦前提高了239%,生产规模在加大,目前已经达到了生产供应1808台;制氧机4天内日产量提高280%,最高日产量可超2万台,制氧机供给已能满足医疗机构基本需求。
同时,工信部开展了“指氧仪进乡村活动”,为全国每个乡村卫生室配备2台指氧仪,分四批供应117.2万只。同时,通过企业捐赠等多种形式,也为全国800多个脱贫县免费供应医用制氧机1万多台,实现对脱贫县1万多个乡镇全覆盖。
[中东服务器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